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
化学必修一的基本概念包括:
1. 化学:是研究物质的组成、结构、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。
2. 物质:具有一定组成和性质的物体。
3. 元素: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。
4. 化合物: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。
5. 混合物: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。
此外,还有物质的分类:元素、化合物、混合物三类;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(如颜色、硬度、密度、熔点、沸点、导电性、导热性等)和化学性质(如氧化性、还原性等);质量守恒定律等。
以上是化学必修一的一些基本概念,希望对你有帮助。
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
1、物质的分类与转化
树状分类法:物质分为纯净物(单质、化合物)和混合物。酸、碱、盐、氧化物是化合物的重要类别。
分散系:按颗粒大小分为溶液、胶体、浊液。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特征现象。
2、离子反应与方程式
离子共存条件:生成沉淀、气体、水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,H⁺与OH⁻生成水,Ag⁺与Cl⁻生成沉淀。
书写规则:强酸、强碱、可溶性盐拆成离子形式,其他物质保留化学式。
3、氧化还原反应
本质:有电子转移(化合价升降),口诀:“升失氧,降得还”(化合价升高→失电子→被氧化)。
四大基本反应类型:化合、分解、置换、复分解。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。
4、物质的量
公式三兄弟:n = N/N_A = m/M = V/V_m(对应粒子数、质量、气体体积)。
物质的量浓度:c = n/V,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(如体积用升)。
5、钠及其化合物
钠的性质:银白色金属,常温下与氧气生成Na₂O,加热生成Na₂O₂,遇水剧烈反应,生成NaOH和H₂。
Na₂CO₃与NaHCO₃:碳酸钠稳定,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(2NaHCO₃ → Na₂CO₃ + CO₂↑ + H₂O)。
6、氯及其化合物
Cl₂的性质:黄绿色气体,有毒,能与金属、非金属、水反应。Cl₂+H₂O ⇌ HCl+HClO(HClO有漂白性)。
氯气制法:实验室用MnO₂与浓盐酸加热(MnO₂ + 4HCl(浓) → MnCl₂ + Cl₂↑ + 2H₂O)。
7、铁及其化合物
铁的变价:Fe与弱氧化剂(如S)生成FeS(+2价);与强氧化剂(如Cl₂)生成FeCl₃(+3价)。
Fe²⁺与Fe³⁺检验:分别用KSCN溶液(Fe³⁺显红色)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(Fe²⁺使其褪色)。
8、元素周期表规律
同周期:从左到右,原子半径减小,金属性减弱,非金属性增强。
同主族:从上到下,原子半径增大,金属性增强,非金属性减弱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“物质的量”到底是个啥?为啥高一化学一上来就学它?
(抓头发)哎呀这个“物质的量”可把我整懵了!其实它就是化学里的“计数单位”,像买菜用“斤”称重,化学用“摩尔”数微观粒子,1摩尔≈6.02×10²³个(阿伏伽德罗常数),比如1摩尔水分子就是6.02×10²³个H₂O,学它是因为后面算反应比例、浓度全得靠它,躲不过的!(拍桌)
2、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咋区分?考试老错!
(翻白眼)记住口诀:“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,电解质不一定现在能导电!”(比如固体NaCl不导电但它是电解质),关键看它本身能不能电离出离子——酸、碱、盐基本都是电解质,而酒精、蔗糖这些“老实分子”在水里不电离,就是非电解质,别被“导电”迷惑啦!
3、氧化还原反应怎么快速判断谁被氧化谁被还原?
(掏小本本)我靠“升失氧,降得还”六字真言!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失去电子,被氧化;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得到电子,被还原,比如铁和硫酸铜反应,铁从0价→+2价(升了),它就是还原剂!多练几个方程式就熟练了~
4、摩尔质量、相对原子质量、1摩尔物质的质量…这些概念有啥区别?
(扶额)别慌!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没单位(比如O是16),摩尔质量=1摩尔物质的质量,单位g/mol(O₂是32g/mol),1摩尔质量就是32克氧气,说白了:摩尔质量是“单价”,1摩尔质量是“总价”——做题时盯紧单位就能分清!(比心)
(附赠暴躁总结:必修一的核心就是和“摩尔”谈恋爱,氧化还原玩电子转移,电解质看电离!背就完事了!)
本文来自作者[白蕊]投稿,不代表达阳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zzdayang.cn/zlan/202504-245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达阳号的签约作者“白蕊”
本文概览: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化学必修一的基本概念包括:1. 化学:是研究物质的组成、结构、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。2. 物质:具有一定组成和性质的物体。3. 元素: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。...
文章不错《化学必修一基本概念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