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多少岁写观沧海这首诗
这首诗当作于建安十二年(207)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。
东汉末年,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,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,他们南下攻城掠地,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。
建安十年(205),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,袁绍呕血而死,其子袁谭、袁尚逃到乌桓,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。
当时,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: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、刘备,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。
为了摆脱被动局面,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,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,五月至无终,秋七月遇大水,傍海大道不通,后接受田畴建议,断然改道,经徐无山,出庐龙塞,直指柳城,一战告捷。
九月,胜利回师,途经碣石等地,借乐府《步出夏门行》旧题,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,《观沧海》就是其一。
观沧海曹操原文带拼音
1、《观沧海》原文+拼音
dōng lín jié shí,yǐ guān cāng hǎi。
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
shuǐ hé dàn dàn,shān dǎo sǒng zhì。
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
(*注:澹dàn澹形容水波动荡,竦sǒng峙zhì指山岛高耸*)
2、曹操的豪情与写景
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后所作,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”一句,用大海的壮阔暗喻他的雄心壮志。“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”更是把宇宙星辰融入胸襟,霸气侧漏!
3、生僻字拼音标注
碣石(jié shí):河北昌黎的山名,现为旅游景点;
澹澹(dàn dàn):别读成“詹詹”;
竦峙(sǒng zhì):不是“立寺”,形容山岛高耸。
4、为何成为经典?
❶ 首创山水诗先河:曹操是第一个用诗纯粹写景的文人,比谢灵运还早200年;
❷ 帝王气象:没有小情小调,全是“大海+宇宙”的宏大视角,符合他“乱世枭雄”的人设。
5、背诵小技巧
- 想象自己站在高山望海,画面感能记住80%内容;
- 重点记动词:临、观、行、出、至、歌——串联全诗脉络。
6、冷知识
《观沧海》其实是组诗《步出夏门行》的第一章,后面还有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的《龟虽寿》,建议搭配服用,效果更燃!
相关问题解答
1、曹操写《观沧海》时多大年纪?
"我查了下资料,曹操写《观沧海》大概是在建安十二年(公元207年)北伐乌桓时,那年他52岁左右,这首诗是他路过碣石山,看到大海壮阔景色后写的,属于《步出夏门行》组诗里的名篇。"
2、《观沧海》的原文和拼音是啥?能念给我听听吗?
"原文带拼音整理好啦!来,跟我读:
东临碣石(dōng lín jié shí),以观沧海(yǐ guān cāng hǎi)
水何澹澹(shuǐ hé dàn dàn),山岛竦峙(shān dǎo sǒng zhì)
(后面几句太长,需要的话我继续补充~)"
3、为啥曹操52岁还能写出这么豪迈的诗?
"哈哈,老曹可是个狠人!虽然年纪大了,但人家当时刚打赢乌桓,正意气风发呢,你看诗中‘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’——这胸怀,妥妥的霸主气场,年纪反而让他更沉稳霸气了!"
4、《观沧海》是曹操在哪儿写的?现在还能看到这地方吗?
"据说是河北昌黎的碣石山,但具体位置有争议,现在那边有个景区立了块‘曹操观海处’的碑(网友拍的图超多),不过专家说真正的碣石可能早就沉海里了……想去打卡的话建议先做攻略!"
(需要更多细节或调整风格随时喊我~)
本文来自作者[书蝶]投稿,不代表达阳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zzdayang.cn/jyfx/202504-609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达阳号的签约作者“书蝶”
本文概览:曹操多少岁写观沧海这首诗这首诗当作于建安十二年(207)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。东汉末年,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,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,他们南下攻城掠地,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...
文章不错《曹操多少岁写观沧海这首诗 观沧海曹操原文带拼音》内容很有帮助